【随想·物理与认知】
学物理确实让我更警惕。
我曾经也沉迷虚幻而宏大的叙事,初中知道能量,高中知道熵之后,就企图把这些不经思索的意义照搬到整个世界中去。
“熵带来的热寂”“薛定谔的猫”“时间和空间的转化”诸如此类看起来很酷的言论好像在这个时代成了新形式的鸡汤。说到底人们还是喜欢故作高深,攀附一些自己尚未理解的事情。
然而很多平凡的事情其实大多数人都还没搞清楚,大二的时候学电动力学,推算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我突然才明白电线中的电流是怎么构建的。首先电场以光速构建而成,其次在电场下载流子(电线中是电子)才开始形成电流。流动并不是那么好理解的,也可能是载流子自旋的极化。
会有很多人开始关注为什么电场以光速构建,因果在这里就反了,光本身是电磁波的一种,应该问的是光为什么是电磁波,而不是电磁波为什么以光速传播。所以这里的物理图像是,电源像个Wi-Fi向外发射电场,在电线中构成了各个位置上电磁场,再驱动载流子产生电流。当然电流本身也会反作用于该处电场,形成动态平衡。
其实上面这一大段说到这里,我猜就没什么人爱仔细看了,人们更喜欢听到一些诸如“生命是能量和负熵的构合体”或者“上帝不掷骰子”这样的漂亮话。这些话好像每个人都可以理解一点,但又不能完全参透,于是就传播开来,作为故作高深的工具。实在没什么意思,就像你突然告诉我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是某部电影,企图显得很有格调,但你其实根本没看过,或者你居然只是看过。
物理具有这种魅惑人心的能力,其实是应该感到开心的,至少人们不再只关注食色性也,开始有一些精神层面的审美。
但我同时也认为,警惕精神垃圾和警惕物质垃圾一样重要。把量子和熵挂在嘴边的人,其实大多只是把它们理解成“随机”和“混乱”罢了。那为什么不直接说“随机”和“混乱”呢?
相比于“生命是负熵”,如果我说“生命就是保持不混乱”,听起来就显得没那么厉害,只是一句模棱两可的废话,甚至容易被发现是错的,因为每个字大家都看得懂了。
所以我警惕这些滥用物理名词来美化精神垃圾的行为,就像我警惕不经过数学推导和实验验证就企图推翻物理规律的“民间科学家”。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往往觉得在物理上也得显现出非同寻常的认识来,却忽视了物理作为一门正统科学,其入门的严苛条件和循序渐进的道理。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哲学,但不可能每个人都独立创造属于自己的一套物理(写科幻小说除外)。
人们说学习使人明白自己的无知,倒也不一定,但学习至少应当使人对知识报以尊重,而不是浅尝辄止,故弄玄虚。
好好学习,保持警惕,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