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程弈人
36关注621被关注1夸夸
探元素创始人
港科大&斯坦福留学
访谈播客《新职人说》主理人
帮助2000+伙伴打造个人商业模式
咨询交流可加👉tanyuansu3
程弈人
2天前
这两天在看公司的新办公室,找到了一间比较喜欢的,通过中介在讲价

然后那个房东说,之前有很多客户都报了两块五,但是自己没给签,意思是让我们报的更高一点

然后我们也报了两块五,没想到房东就直接同意签了,结果拿到合同一看,有很多不合理的条款

随便说一项吧,比如说房租到期时,要额外算家具的折旧费用,总之各种小贪小利的设置,让人很不舒服

让法务把合同做了修改,发给了房东,结果对方很硬气地说自己从来不改合同,于是我们就决定不签了

这让我不禁揣测,另外那些报了两块五没签合同的公司,到底是因为房东不给签所以没得签,还是和我们一样呢

真诚,真的是一切的前提
00
程弈人
3天前
最近连麦直播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大家都有的思维误区

就是有很多伙伴,自己学过很多东西,但是当要真的靠学到的技能经验去变现的时候,就感觉找不到定位了

他们找不到定位的原因,不是不知道可以怎么靠技能变现,而是会觉得,自己必须选择某1个技能或者经验去变现,一旦选定了,就要放弃其它的,感觉选不出来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往往一个人报了越多班,就越不知道怎么变现,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把学过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也不愿意放弃任何一项

反而是那些只会一个或者少数几个技能的人,执行力会更强,因为他们比较少会有内耗,就直接去做了

正确的定位方式,应该是去思考,我到底想帮哪类人解决什么问题,在自己现在会的技能里,哪些是能相互结合在一起去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

而当你把你已有的技能结合在一起,去帮助到这类人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这也就构成了你的产品服务差异化,同时你也并没有放弃你的任何一项技能
03
程弈人
5天前
热爱的前提之一,是要享受过程

但享受过程,并不意味着做这件事情的每分每秒,都要很快乐很开心

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是每天都充满新鲜感、没有任何枯燥乏味的,哪怕是个人事业

真正的享受过程,指的是我足够想要做成这件事,我认可达成这个目标的意义

然后在实现它的过程中,我可以完全忘记自己的感受、沉浸其中

就好比那些杰出的运动员,他们真的喜欢日复一日的训练吗,并不是

但他们足够想要达成自己的目标,所以会沉浸在每日的训练中,忘记此刻的“自己”
02
程弈人
6天前
最近我们公众号接连出了几篇上万甚至10w+的推文,一下子有很多新朋友认识了探元素

这突如其来的流量,让我们的运营同学不得不连夜调整运营策略,因为消息实在回不过来

所以也再次证明,不用过多陷入设想业务具体策略的内耗中,很多时候,事情会推着你往前走的

专注眼前的业务,日拱一卒,机会自然就会出现
10
程弈人
10天前
要从一个会提需求的人,转变为一个会制定规则的人

所谓提需求,就是指单方面地说明,我要什么,以及为什么我要这个

而制定规则,指的是在表明自身需求的基础之上,表达对对方需求的理解,并说明自己会以怎样地方式,更好地满足对方的需求

“我理解你的情况,所以我会怎么做来更好地满足你的需求。当然,如果在做到这些的同时,我也能获得xxx,那我会很开心”

拥有制定规则的思考习惯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在 职场、婚姻、亲子关系里都会涉及

如果我们只会提需求,那么对方就成为了那个制定规则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谁被动、谁主动呢
00
程弈人
10天前
这两天认识了1位千人规模的集团公司创始人

当时他有提到自己跟内部HR说明的一项招人标准,还是很直接的,就是2年内频繁跳槽的人不招

因为但凡有这一类行为的人,要么就是能力不足,经常被公司辞退;或者是过于关注自我,比较难管理

把每一次全职工作,当作自我沉淀的一个通道,无论是否喜欢;然后在业余时间,尽全力地探索尝试,去找到自己的那个愿意笃定出发的calling

这或许才是对于个体来说,在个人生涯路径上,最稳妥的做法
00
程弈人
12天前
今天下午认识了一位在东南亚做美妆护肤品牌的大哥,现在一年收入折合人民币16亿

过程中,他讲了自己最近一次和团队沟通内部问题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方法在任何领域都挺适用

背景是这样的,前段时间他们公司业务遇到了瓶颈,在内部进行复盘,很多核心人员把原因归结在印尼新出的电商限额政策上,认为这是主要的问题所在

然后这位大哥,就直接对团队说,如果一件事情我们无法改变,那这就不能称之为问题,所谓问题就应该是能被解决的

现阶段的问题,应该是在电商有政策限制的现状下,我们要在其它渠道找到增长点,切入点在哪里,怎么破局

把问题归结到一些无法改变的现实条件上,过度去关注无法改变的现状,就是给懒惰找借口
14
程弈人
14天前
当下时代的主旋律里,一定有一项是和“自我意识觉醒”有关的

尤其在我今年开始做【个人事业行动营】之后,这个感觉特别强烈。有很多伙伴,在内心深处,其实是有一件甚至几件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的

但是出于很多原因,我们“不相信”自己能做,或者“不知道”该如何一步步去做。这里的不相信,源于我们每个人的生长环境;这里的不知道,源于我们的教育重心

但这些客观因素,一定会随着代际的更替、以及时代的进步而逐渐消失

上个时代的教育方式,是从上到下的告诉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哪些人,该怎么成为一个对于集体有用的人

但下一个时代,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引发每个人去发现,“我”想成为一个怎样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而这整一套引导的解决方案,以及帮助大家落地的支持系统,就是我在做的事情
00
程弈人
15天前
判断一个工作机会的好坏,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分析

1)价值感:这家公司的业务在解决的社会问题,你有多认可;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与你有多匹配

2)待遇:整体的薪资待遇,在你能应聘到的岗位里,算是什么水平;在同类型的工作岗位里,薪资待遇是什么水平

3)自由度:工作节奏与强度、企业的规章制度、内部的沟通管理方式,与你个人的工作生活模式有多匹配

4)个人成长:你做的是纯粹流程化的工作,还是能独立负责项目,有权限制定调整策略,为结果负责

不管对于招聘方还是应聘者,都应该从这几个角度思考,才能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01
程弈人
17天前
很多人无法改变自己,是因为“不会开放式提问”

经常有伙伴会私信我咨询有关做个人事业的问题,我也会讲到一些我们学员或者我自己调研过的从业者的案例

有一些伙伴,当听到别人做成的信息时,会下意识地问,“她是不是有证”、“是不是之前就有积累”、“是不是投入很多”

这些都是引导式的提问,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这些问题背后的提问动机,其实都是在寻求一些答案来否定自己,好让自己觉得,我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这是自己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那什么是开放式提问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去思考,她是怎么做到的,怎么起步的,我也可以像她这样吗

要把自己归0,去看待新事物;当我们在用已有认知做预设,去接收新事物时,任何事物都无法给我们带来改变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