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于冬琪
175关注14k被关注38夸夸
新浪数科COO
新浪数科前COO&三节课早期合伙人
从0做到1600人规模和准独角兽估值
经营效率咨询专家,专注解决企业的业务经营效率提升和第二曲线问题。
置顶
于冬琪
2年前
不知不觉已经到六群了。
社群的定位主要是和大家一起聊商业、创业、业务增长等话题,群里有各大厂的业务负责人和各种阶段的创业者(从刚启动到已上市都有)
不水,是很少见的、可以认真讨论问题的免费社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扫图片上的微信二维码加入。
156
于冬琪
3天前
今天晚上,会与刘润老师,一起在直播间聊聊拼多多、聊聊我们这家小咨询公司
欢迎大家预约直播~
20
于冬琪
8天前
分享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如何有效战胜拖延症?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拖延症患者?

- 对工作的标准要求太高,有完美主义倾向,明知道这事很重要,但总觉得自己没准备好,于是总想着准备充分再做。
- 重要的事总习惯性往后放,倾向于先做紧急的事。但做完紧急的事后,已经很累了,没有太多精力再去处理重要的事。

最终,反而是那些最重要的事儿不能完成。
自己就很抓狂。

反正我创业和工作这么多年,这样的人是见多了。
包括我自己,也曾经是拖延症患者。

后来我发现了一个有效解决拖延症的思路。
虽然无法完全根治,但也大大缓解了我的症状。
道理其实不难——

你想呀,拖延之所以后果严重,往往是因为,我们没能按时做好重要的事。
如果是不重要的事,其实,不做也无所谓。

但重要的事呢,
通常本身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就更多,常常反馈周期还很长,做很多、等很久才能看到效果。
如果既需要长期的耐心,又缺乏外部的催促和监督。
这事就很难坚持下去。

那什么事容易坚持下去呢?
紧急的事。
因为紧急的事如果不处理,负反馈马上就出来了嘛。

那如果我们有办法把重要的事变成紧急的事,就好了。

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把重要的事情分拆成几个过程节点。

比如我做商业研究后,一个重要的事情是看管理学经典书籍。
但我几乎每周都在全国各地做咨询交付,很难有整块时间去做这个事。
于是乎,我只能分拆读书的进度,
从一天读完变成每几天读一个章节。
让读书这件重要的事变成了一件件小事。
当大事变成小事时,对我整块的时间要求就降低了。

第二步,对这些分拆完的过程节点,建立外部监督和反馈机制。

比如此前我在创业时,当我希望完成一个重要的事时,我会安排一个团队的同学来监督我。
他需要每天来问我一下,
这件事当天的进度是否完成。
如果没完成,我需要给他发一个20块钱的红包。
虽然20块钱也不多,但也是个惩罚。
它会让我意识到如果是重要的事,每个过程节点没完成,都是有代价的。

我后来联想到,其实学校教育就应用了这套逻辑。
中国学生头12年的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高考。
但如果你从小学1年级就知道,要通过努力12年才能拿到好成绩,我估计很难有人有这个耐心……

于是,学校就拆成了小学、初中、高中,拆成了期末考试、期中考试、月考,甚至是随堂测验。
将12年后的高考目标分拆成了更短期的密集考试,
这样学生每周、甚至每天都有紧急的事要做。
再加上,各种考试都有对应的奖励和惩罚。
就会让学生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总的来说,要想让自己不那么拖延,核心是要让那些重要的事变成每天必须完成的紧急的事。
只要重要的事能完成,那拖延症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就没那么重要了。
1525
于冬琪
15天前
在过去,大多数情况下面临国内企业的进攻,都是国内品牌胜利、外企被打出中国。
但是,在零售行业,在山姆与盒马的竞争中,似乎反了过来。
我也一直很好奇,山姆是如何做出瑞士卷、麻薯面包这样的爆品的?
其他企业又为什么常常不能?

山姆没有秘密,盒马却学不会

96
于冬琪
16天前
最近和一位老板聊天,他说感觉自己管理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一个意识的转变——
从凡事从自我出发,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团队,
到从团队的真实状况出发,接受团队不可能和自己做得一样,得想办法帮他们。

他的转变是这样发生的。

一开始管理公司时,他也践行了一些普适的管理原则。
比如要对团队要多鼓励、少批评,这样团队氛围才会好。

但是做起来,却适得其反——
团队变得非常不主动,很多事他不说,团队就不动。
也能明显感受到大家的工作状态越来越消极,
颇有「上班如上坟」,下班准点跑出公司的感觉。

后来他忍不住,就找团队聊。
团队跟他说,你做的这些管理动作,大家都能感受到。
你确实是很少批评,但你口头上的那些鼓励,并不能真正激发大家的动力,
反而在行为上破坏了大家的动力。

为什么呢?

举个例子。
他过去在看团队工作时,总感觉和自己的预期差了很多。
比如提方案时,只看收益,忽略了成本;只考虑短期影响,忽略了长期影响。
他觉得这些事一点都不难,只有稍微多想一点,就能做好。
“为什么团队总做不到呢?做得不好肯定是不应该的,每个人应该从自身找问题。”

所以,当他密集干涉团队的动作时,哪怕他没有口头批评,但他内在的不满团队是能感觉到的。
团队对此的感受,还是收到了老板密集的负反馈,
从而进入了「不管怎么做,都不能让老板满意」的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最后干脆直接躺平。

后来,团队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
“老板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在工作产出上本来就不如你,你习以为常的积极主动、全面考虑问题,我们所有人大多数时候都做不到。”

他突然才意识到,
自己才是这个公司的异常值,
拥有这个公司最强的成功驱动力、素质和行业经验。
公司其他人都做不到自己这样。
也因为自己最后的回报最大,所以其他人没有这样的动力和能力,本来就是合理的。

所以,其实团队做不好是正常的。
只要做得比以前好,就是有进步。
哪怕团队做不好,也应该是老板和团队共同来解决问题。

于是,在那一刻,他的预期就变了。

当他再看到团队在某件事上做不好、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时,他反而觉得很正常。
他不再只盯着结果,觉得为什么团队做得不如自己。
而是想着,怎么在过程中帮团队做得更好。

因为过程决定了结果,只要团队能做好过程,结果就能有提升。
当他再看到团队不积极时,
他的第一反应也变成了要和团队多沟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激发团队的主动性。

当团队在他的帮助下,思考问题变得越来越全面后,
也开始逐渐给他创造惊喜。
他会把这份惊喜真情实感的流露给团队。

这时候,团队成员就会意识到,
原来只要自己有突破,就能被老板感知到,于是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就这样,
团队居然在他心态转变之后,能力和主动性都开始有了稳步的提升。

听完他的这个故事,
我意识到,要想管好团队,相比于管理工具,更首要的是要管理好自己对团队的预期。

老板本来就应该是公司里能力最突出的那一个,其他人的工作产出达不到自己的水准才是常态。
当意识到这一点,心态就会发生变化——
从“你们不如我、你们凭什么不如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和我一样好?”
到你们的工作产出不如我是正常的,我们要一起想办法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这样,团队的心态就变成了永远做不好,到开始偶尔能做好,开始得到老板的奖励。
在这种氛围下,团队的状态才能真正实现稳步提升。
2293
于冬琪
17天前
最近和几个个体户朋友聊天,这些朋友年收入都达到了几十、几百万,他们问我:怎么能从个体户的状态逐渐切入到公司化的运转?

我通常会反问他们,为什么要切换成公司化运转?
他们说虽然现在比打工更挣钱,但是太辛苦了,什么事都得自己干,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别这么辛苦。

其实这也是我目前遇到的问题。
我现在做的这家咨询公司,绝大部分咨询服务还是我自己在交付,我也希望有一天不依赖我来服务客户,能有团队帮我分担。
这样我也就不用像现在这样,总要全国各地跑客户。

那么,能有什么办法呢?

当我们是个体户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包揽所有重要的工作。
比如一个咨询顾问,他既需要自己做咨询交付,也需要自己获客,自己写书、写文章、拍短视频。

但到了公司化运转,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我们会把他人能完成的工作交给其他人,自己只完成那些只有自己能完成的工作。
比如我现在的这家公司,只有咨询是我独立在做的,而研究、内容、标准化、管理等工作已经通过团队分工来解决了。
包括我目前所有对外的内容,都是团队分工协作的结果。
未来我甚至希望自己不再需要具体写文章,而是更多聚焦在自己更擅长的——思考和洞察上。

而做这个交接,
难点就在于,判断哪些工作团队可以做?哪些工作必须老板自己做?

老板必须做的常常是这么两种——
一种是决定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工作。
这种工作只有老板自己才能做到最好,如果有别人能做到更好?那其实他才应该是老板。
比如我曾服务过一个中型游戏公司,创始人是顶级的游戏制作人,而他们这个行业的胜负手又主要是游戏品质。所以我给他的建议是把主要精力花在游戏制作上,找一个信任的人来做管理,这样更划算。
另一种是不确定极高的工作。
比如公司的未来走向、实现路径、资源、团队搭建,这些在创业早期,通常不可能指望别人。

那么,哪些工作能交给团队呢?
关键是工作的确定性和重复性。
路已经趟清楚了——老板自己干,能重复拿到结果,并且找齐了关键过程和关键动作。
而且,这个工作需要重复干,因此交接出去,能够释放老板的大量精力。

当你能把过程和动作定义清楚,你就能找到对应的团队,对他们做过程的把控和评审,最终实现结果。
哪怕团队没办法实现和你一样的高质量过程和动作,也可以一起来复盘是什么问题,到底是动力问题,还是能力问题,再来一起迭代优化。

比如,我们现在生产公众号文章,一开始一篇文章80%的精力,都是由我投入的。
但到了后来,持续出了一些爆款,我们尝试找到关键过程和动作,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生产和评审标准。
现在我几乎只需要投入30%,甚至更少的精力,团队帮我承担了更多。

当你发现工作中有越来越多的比例,成功的交给了团队,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从个体户到公司运作的切换。

所以,不管个体户还是创业,很多重要的工作一开始老板都要亲自做。
只有老板做好了这个工作,才知道要完成哪些关键过程和动作,才能理解这个工作对团队的要求是什么,把工作交出去,让团队也能完成。
但是,老板自己也要意识到,很多工作你今天做,是未来明天可以不做。

而一个公司,总有一些不确定性极高,但对公司却又极为重要的问题。
这些才是老板永远应该花足够多时间、在一线解决的问题。
1744
于冬琪
19天前
睡前,老婆开始一边念叨减肥,一边报菜名。
40
于冬琪
22天前
学习美团: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如何招到最适合自己的人才?

最近聊了一位前后两次入职美团的朋友。
他聊到一个观点很有意思——
第一次加入美团时,那会美团内部流行一句话:“我不懂,但我可以学”,当年王兴还专门为此发过饭否,可能你们也都刷到过。
但第二次加入美团,他发现美团这句话从正面隐隐变成了负面。
不但没人提了,反倒如果有人说这句话,周围的人会隐隐有不屑:市场中这么多有经验的人,我干嘛不直接招一个更有经验的人?

这个观点背后,其实折射了美团在不同阶段的人才策略问题。

聊完这么多美团的朋友后,
我发现美团的人才策略大体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就是在美团的创业初期,由于没钱、也没雇主品牌,
就招不到那些学历、素质、经验都占优的最优秀人才。
于是,它的招人策略更接近于“不拘一格”,只要有可能做好,就会先招进来试试。

这会,美团的面试也非常不标准。
有一位朋友在美团早期被王慧文面试过,他说面试过程中王慧文只是简单聊了聊业务经验,
剩下更多时间都在聊:你最近看了一本什么书?能不能和我讲讲这本书?

可见,哪怕是美团,创业早期也没有能力招到足够有经验的优秀人才,
而是只能想尽一切办法通过现有的人来解决问题。

那当现有的人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我可以学”就变成了现有人才条件下,更好的态度和做法。
对绝大部分公司来说,创业早期都只能这么做。

第二个阶段。

美团发展起来了,变得有钱、有雇主品牌了,这时候人才吸引力就大大提升了。
这个阶段,美团开始大量招募有经验的人,希望这些人来了之后能快速复制经验,实现有效产出。
而不是再花那么多时间去等待员工学习和试错。

第三个阶段。

美团的业务本来就比其他互联网企业更复杂,一直是线上线下联动的业务。
这时候美团对人才的要求,已经非常高了。
比如像外卖这样的业务,业务量级、复杂度已经是行业头部了,要开始解决一些前人没解决过的问题。
行业里面其他公司的人才,也已经越来越难达到美团的要求了。
怎么办呢?
只能自己培养。

后来,美团HR部门的商业分析团队(是的,美团给HR部门也设立了商业分析团队,HR动作也要算ROI的。)
有一次在制定美团的人才策略和规划时,发现——
在同样级别和同样工作年限的美团人样本里,那些在应届生就加入美团的人,绩效表现普遍更好。

于是,美团制定了一个计划,希望用几年时间把60%的岗位换成美团自己的应届生。
于是就下达了一个校招的比例指标——应届生比例不能低于整体的12%。
要低于这个比例,让你领导的领导发邮件!
关于校招要招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学历、什么样的背景等等,都做了硬性要求。
这个时候,它不再“不拘一格”。
而是用硬性标准和指标,去对抗面试官们良莠不齐的人才识别能力。

所以,当美团对人才培养有了自信后,
它就开始重用自己培养的人才,逐步替代掉那些跟不上公司发展的外招人才。
这背后,其实也是大量成熟企业会选择大量做校招的核心原因。

其实,人才策略也和其他策略一样,在不同阶段,需要随着前提变化而变化:
从不得已不拘一格降人才、到有硬性标准筛人才,从尽可能找成熟人才、到自己培养人才。
这背后,其实是两个变量的变化:
一个是人才吸引力的变化。
另一个,是对人才要求的变化。
413
于冬琪
2月前
怎么赢得竞争2:最近给一位做AI的客户交付时,我意识到,
对一些做AI应用层业务的公司来说,还远没有到拼数据量的时候。

事情是这样的。
我的客户计划收购一家有不少和他业务数据高度类似的公司,如果收购,就能大幅扩充自己的数据量。
他之所以想收购,是因为套用亚马逊的飞轮理论,AI应用层业务有个非常明显的增长飞轮——
(1)我的业务规模越大,就会拥有越多的数据。
(2)数据量越大,模型越好。
(3)模型越好,2C的用户会越喜欢/2B的我会越挣钱。
(4)这又会换得更大的业务规模。

在有AI业务之前,他们并不做赔钱业务。
但这次AI业务哪怕赔钱、但能得到数据,他们也会考虑做。
毕竟数据量决定了服务能力。
这才会考虑收购那家公司的数据。

逻辑很顺,但当我深入了解之后,建议是“先不收购”。

1、
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过去一段时间,数据量的提升,已经不能再给他们带来模型效果的提升了。

他们的服务并不复杂。
大量需要模型产生的对话,背后的逻辑是重复的。
这些重复的逻辑,是他的标注团队能识别出来,反馈给模型的。
所以,如果是他们已经意识到的逻辑,模型已经实现得很好了。

那这个时候,再增加数据量,只有一个目的:
就是发现原有数据中没有涵盖的新逻辑——
假如一种只要应用了就会提升对话效果的对话逻辑,在自然的对话数据中出现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
那么只有数据量增加,这个逻辑才会在对话数据中更多次的出现。
但是,模型能意识到这是个更好的对话逻辑的前提是,甭管是通过标注团队的识别、还是通过数据,得有人告诉模型,这个逻辑出现的对话是更好的对话。
模型才会有意应用。

可是,当前他们遇到的瓶颈根本不是数据,而是标注团队的认知。
即便你给他更好的数据,数据背后有全新的逻辑,团队也看不出来。
同时,他的用户量级不够,又不支持通过数据反馈,来发现好数据。
这个时候,数据量对他并没有太多意义。

这就好比,炉子大小有限,已经塞满了,再添柴也不会让炉子烧得更旺。
在他没有能力把更大量的数据,转化成模型效果之前,增加数据量是没有意义的。

那应该怎么办呢?
要想办法先提高团队的数据敏感度——
要么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解,要么建立数据体系。
总之,要让自己的团队,能把海量数据中更好的数据识别出来。

这个时候,如果发现,对数据的标准提升后,好数据的数量不足了,可以再考虑要不要通过收购来解决问题。

2、
这个背后,其实也关乎竞争。

很多企业在面临竞争时,总以为我争夺的是规模、规模最大我就赢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

你规模再大,但竞争对手的服务比你好、价格(成本)比你低。
用户分分钟就会被抢走。
所以,才会有很多规模领先的企业,被后来者以极短时间抢走了市场。

既然规模不是关键,那什么是关键呢——
你能否能把规模优势,充分转化成给消费者的体验优势和效率优势。

当你有了用户规模、挣到了更多的钱,
这些钱投到哪里,可以让你的体验更好?
所以,在做消费品时,有了规模,要花在提高产品能力上。
靠更好的体验、更好的品质,才能驱动健康的增长。

这些钱投到哪里,可以让你的效率更高?
所以,在做连锁时,不能光追求门店数。
要花钱投入在对门店的管控、督导体系的建设上,这样规模越大、管理效率才会更高。

所以,最终能在市场中占住位置的人,一定是同时做到了两件事:
第一,率先拥有了足够大的规模。
第二,将规模转化成体验和效率优势,赢得消费者、客户持续的选择。
这个规模所转化而来的体验或效率优势,就是所谓的“护城河”。

当你看到一个企业,规模虽然很大、但在转化成体验和效率的优势上很不充分,并不拥有强大的护城河。
不用怕,抓住这一点,完全有机会超过它。
14
于冬琪
2月前
经典的互联网公司,是短链条业务,比如抖音,一共就网红、用户,两个环节,中间通过算法链接。
难就难在,怎么运营,能让网红产生更好的内容。
这个问题的特点是:
第一,需要一点创造力,下一个爆款内容会是啥,在被创造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
第二,试错成本低,反正都是线上的、内容只要放上去,行不行一试就知道。

所以,纯互联网企业的管理,重点在于怎么能知道什么是好结果?怎么能让每个人积极主动、发挥创造力。
这是短链条、试错成本低的业务的特点。

于互联网对应的,比如制造业公司,是长链条业务。
随便一个硬件,都得几百个环节。
难就难在,怎么能让所有环节配合默契、严丝合缝。
设计师的好设计,还得易于生产、容易保障良品率。
这个问题的特点是:
第一,大多数环节不需要创造力,稳定、彼此咬合紧密,远比带来突破重要。
第二,试错成本巨高无比,上游改个设计,下游一整套全都得重来。

所以,典型的制造业等长链条企业的管理,重点在于保证整个链条的执行严丝合缝。
就要有严密的流程、强大的管控。
不能试试再说,而是培训合格、考试通过再上岗。

所以,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传统企业们羡慕互联网的创造力,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学得会。
是因为他的体系,试错成本太高,不能靠大量错误喂养出合格的创造者。
互联网企业进入传统行业时,也很难成功,因为这个行业看似沉闷,但是整个体系,其实都在保障品质的稳定,都在解决一个个被实践检验过的老问题。
而互联网人们习惯了自由发挥,很少有人能接受被流程强控制。

Kosan.: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说: 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管理水平都不强? 管理水平强的反而是 富士康和麦当劳这种制造业服务业。

29
于冬琪
2月前
几年之前,王兴就在提“猛学亚马逊”。
此前,很少见到一家优秀的企业,拼命向另一家企业学习。
在面临抖音本地生活的挑战、社区团购与拼多多的竞争时,也都没有打断猛学亚马逊的节奏。

这期播客,邀请到了亲历了猛学亚马逊的美团人、也邀请到了亚马逊人。
一起聊聊:美团为什么要猛学亚马逊?学到了什么?没学到什么?

美团亲历者回顾:王兴如何践行贝佐斯的管理方法?

创业启示录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