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阑夕ོ
308关注61k被关注31夸夸
知名IT人
😢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阑夕ོ
1天前
我都在V2EX看些什么⋯⋯
2222
阑夕ོ
2天前
The Information也觉得OnlyFans只要80亿美金就能买到手实在是太便宜了,综合信息如下:

- 80亿美金来自一个财团的报价,已经是所有买家里出价最高的,OnlyFans的创始人Radvinsky正在考虑接受交易;

- OnlyFans是Radvinsky个人独资的公司,也就是扣掉运营成本之后,所有的利润都归他一个人所有,而这些利润确实也是每年都以股息的方式直接派发给他,公司账上没留多少现金,非常纯粹的赚钱思路,不做任何投资扩张业务;

- 但即便如此OnlyFans也是全球人效最高的公司之一,不到50个全职员工支撑起了66亿美金的年收入,「印钞机」的评价当之无愧;(图1)

- 如果参照Spotify的市盈率,OnlyFans的估值是450亿美金,也许有人会说Spotify的模式不一样,那么换成同样以UGC为主的Snap来做对比,OnlyFans至少也值180亿美金;

- OnlyFans的净收入和活跃用户增长都相当不错,2020年是腾飞的起点,随后的曲线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图2)

- 关于AI会不会冲击OnlyFans的业务,有投资者认为AI只会让OnlyFans变得更加值钱,这是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AI陪伴供给过剩,真实陪伴才更有稀缺性;

- 事实上在OnlyFans的UP主收入里,直接订阅部分只占到了41%,剩下的59%都是互动收入,也就是有偿私信、对话这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你知道对面是一个AI的场景完全无法替代的——虽然在OnlyFans也有潜规则,那就是跟你聊天的大概率不是主播本人,而是一个菲律宾小哥;

- 总之,成人内容是一个折价而非增值因素,推特也曾考虑过成为OnlyFans的竞品,但内部担心会吓走广告商而未能推进下去。
66
阑夕ོ
6天前
2025年了,为什么更新BIOS还要准备一个U盘?
150
阑夕ོ
12天前
马斯克的过去半年belike:
84
阑夕ོ
13天前
迅雷买虎扑的讨论里有一个点我还蛮感兴趣的,就是互联网其实不再是一个新兴行业了,有很多偏离主航道久矣的公司都处于一个长期慢性死亡的过程里,特征包括放弃新业务的尝试、各项指标的停滞和衰退、老板放飞自我当起甩手掌柜等等,你们能想到哪些公司?
336
阑夕ོ
13天前
众所周知,医疗和教育是压在普通人头顶的两座大山,决策成本之高,催生了为那些迫不得已需要翻山越岭的人贩卖手杖的行当,搜索就是一个重灾区,搜索疾病症状,出来的必然是各种医药服务的小广告,搜索填报志愿,充斥眼前的也全都是教育机构的留资引导。

不是说广告不好,而是一个需求入口被贴满了牛皮癣,以致于用户要从无孔不入的商业推广里学会分辨客观信息,这实在不合理,至于「天下苦xx久矣」的说法用得多了,也就不剩下多少批判性了,反而更有「日哭夜哭能哭死董卓否」的抽象感。

套用俞军老师的著名公式——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只有在体验差距足够大的时候,才会撼动传统搜索的商业模式,这也是AI被寄予厚望的经济预期,至少在针对那两座大山的「移山工程」里,夸克塞到用户手里的铲子,是真的有用。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夸克的健康大模型通过了副主任医师的职称考试,在12个主流门诊学科里都超过了合格线,另外还推出了面向高考场景的深度搜索服务,可以成为一个高度定制化的志愿规划师。

从原理上,这是夸克走上「工具箱化」这条道路的必然结果,基于通义千问基座模型的底层能力,为特定的痛点需求进行额外的数据采集和后训练,最后集成到框里去。

考虑到本来用户的使用习惯都已经在转移过程中了——每次评论区都有很多现身说法的,表示自己越来越依赖遇事不决问AI、不再选择在搜索结果里翻拣网页——趁势完善端到端的体验,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我测试下来的感受是,要说取代医生和老师,可能为时尚早,但是取代搜索,已经完全可行了,而且不是平替,是更优解。

比如查完血常规后,拍照发给夸克,在排除疑难杂症的前提下,它所给出的答案和医生问诊的结果是没什么差别的,各种用药禁忌和症状分析,也都能给出纯粹干货的说明,不再需要担心夹带私货。

我看到前几天也有医生出来表态了,他个人并不介意患者拿着AI的答案和他掰扯,在医疗资源长期紧张的环境下,患者这么做的心理实际上是怕医生在百忙之中有所遗漏,希望受到重视。而在医生看来,不管怎么样,懂得使用AI总比轻信不明网站里的野鸡专家要好,AI至少不会胡说八道,它能让医患之间产生更加顺畅的交流。

填报志愿也是类似,张雪峰的火爆和定价足以说明,在东亚这个「年年都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年」的做题氛围里,错一步误一生的焦虑始终困扰着学生和家长们,现在有了AI搭把手弥补信息差,总归是件好事。

另一方面,「深耕垂直模型突破」的行业判断可能也确实成立了。首先,通用模型的能力是最关键的,若是基础智能不能保持领先,就很难适应千人千面的大众需求,反过来说,通用模型却很容易把垂直模型整合到一个入口里,让不同领域的专家时刻待命,分给不同的场景上岗。

夸克也证明了只要通用模型足够领先——通义千问俨然已成全球开源旗舰——细分出的垂直模型会有更大的进步跨度,兼具通用模型里最专业的、垂直模型里最聪明的两大优势。

夸克这次的升级就是如此,框还是那个框,后面的模型又过了不知道多少遍的万重山,用户也不需要特意去选择模型版本,只需要输入意图,模型自己就能做出判断,然后调用对应的垂直模型出来「接客」。

根据Sam Altman的说法,他对用户抱怨ChatGPT的模型版本过于复杂深有同感,让用户每次输入前都要考虑是不是选对了模型也很多余,所以GPT-5将回归「All In One」的模式,一个模型解万事。

这么来看,夸克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1319
阑夕ོ
14天前
潜在的想法是:一切长链路、慢反馈的商业化娱乐模式,都靠边站吧。

阑夕ོ: 抖音团播 vs 快手大舞台。

00
阑夕ོ
14天前
抖音团播 vs 快手大舞台。
117
阑夕ོ
15天前
试了一组高饱和度的Coser剪影硬照,很适合批量生成手机壁纸。

提示词:

这张照片视觉语言极强,兼具复古感、未来感与强烈的视觉隐喻,同时具有很高的真实性,画面主体为一位全身黑色剪影的人物[名字],穿着标志性的服装,背后是强烈的纯[颜色]背景,色彩张力极高。人物和一台老式CRT电视机有着互动动作,电视中正显示一张高度还原的[名字]镜头。
构图方式
中心对称,人物垂直站立于画面正中动作符合人设,电视画面居于人物侧面右下角桌上位置,视觉焦点精准;
颜色语言
背景为高饱和[颜色],人物为黑影轮廓,形成极端对比;电视画面带来局部色彩,灯光技术含噪点并且带有闪烁;
使用背打强光制造剪影;前景无补光,完全靠电视自发光制造对比;
道具象征
电视作为自我投射媒介或外在呈现的内在图像,极具隐喻;
相机与镜头
全画幅数码相机 + 中焦镜头(如 50mm 85mm),以保证剪影不变形;
背景光源
[颜色]无阴影背景布 + 均匀背光LED/色片灯,打出饱和[颜色]背景;
主体灯光
无主光,仅靠背景产生人物黑影轮廓和经典动作;电视自带画面亮度为唯一前景光源
后期处理;
色彩增强(提升[颜色]饱和)、清晰度拉高、局部锐化电视图像区域。
1335
阑夕ོ
17天前
最近的外卖大战be like: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