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索尔Saul
74关注5被关注0夸夸
AIGC探索者
04年大三在读
INFJ-T
索尔Saul
8天前
抱歉我真不是故意的…

​看到麦当劳的自助点餐机有双语模式,有点好奇就切换成了英文模式,还顺手拍了张照,

​结果没过多久来了个小哥,看着满屏带有英文的食物,既熟悉又陌生,不知道该点哪个,

​滑了几下都没找到自己要点的,最后被迫去前台点餐了🤦‍♂️
11
索尔Saul
17天前
设计了一个「好奇的朋友」来锻炼我的输出能力,也能和我进行日常的思考交流,

​输出的质量确实不赖,而且读起来很有启发性,

每次聊着聊着都感觉我不是在和claude在对话了,好像他慢慢就成了一个比我更高认知、更有智慧、更有学识的好哥们。

​而且这家伙有时候讲着讲着还能把自己给讲嗨了😂

​越来越有意思了
00
索尔Saul
21天前
前段时间看《影响力》时书里讲互惠原则提到过一句话:

“回报小恩惠的亏欠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减,这一道理也适用于回报小后撤的亏欠感。”

当时我的想法是,这种亏欠感在人的大脑还没反应过来时是最有效的,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首先都会下意识地去顺从,但如果给他们一个仔细思考的时间,那种顺从感可能就没那么明显了,人们就会思考我一定需要这个吗?我能不能都不要呢?

而这两天看《思考快与慢》里面讲到系统一和系统二,才发现这两个点是相通的。

系统一就是我们大脑中较为基础且反应快速的子系统,通常都会凭感觉和直觉思考,也就是「快思考」;

而系统二则为较为高级且处理速度较慢的子系统,会进行一些相对复杂的思考,所以也称为「慢思考」。

而上面提到人下意识地去顺从就是系统一在发挥作用,在系统二还没反应过来时,系统一就会先接管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凭感觉和直觉做事,也就会出现下意识的情况。

但等系统二反应过来且接管我们的大脑了,我们就会对这种情况进行「慢思考」,那种亏欠感也就没那么有效了。
00
索尔Saul
25天前
#发现一个没什么用但是又挺有意思的小技巧

一大段文本想加双引号/括号等之类的,只要前后都需要加符号的,按照下面这个步骤操作会比平常前后分别加要快0.5-1秒hhh

1. 全选你想要加符号的内容
2. 点击对应的符号就行了
30
索尔Saul
29天前
今天朋友圈被刘润老师的年度演讲给刷屏了,回想起前几天坐地铁的时候偶然看到电子屏上的广告是刘润老师的年度演讲,总体时长大概就 10 秒左右。

我突然就好奇起来,为什么会选择地铁上的电子屏这个媒介进行宣传呢?

地铁上大家基本都在玩手机,可能都没几个人去看电子屏的广告,况且电子屏播放广告的时长也短,所以从常理上来说这种方式的宣传效果一般都是不太好的。而且就算有一定宣传效果,吸引的受众都不太精准。

我就带着这些问题跟 Claude 交流了一番,感觉很有收获,Claude 给出的答案也具备一定的说服性,至少开拓了我的思维,我分享几个比较有价值的点:

1、从频次价值这个角度来看,虽然单次观看时间短,但地铁广告具有高频重复性。每天同一批通勤人群可能会反复看到,这种潜移默化的印象累积其实很有价值。

2、地铁通勤时间是人们难得的"被动思考"时段,虽然大多数人在玩手机,但也正是因为无聊,偶尔抬头看到感兴趣的内容时更容易留下印象。(比如说我)

3、这可能是整体营销矩阵中的一环,配合线上投放、社交媒体等多渠道来扩大这次演讲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4、这种投放本身就是一种"存在感营销",目的不一定是直接转化,而是构建他的公众人物形象。
00
索尔Saul
1月前
用产品经理的视角来打磨一个产品,确实挺有挑战性的。

之前一直不太明白什么是产品经理的视角,等到真正开始创作内容的时候,才慢慢暴露出自己的问题。

你可能以为大家都会懂的,但往往就是这个时候最容易陷入到一种自嗨的状态,也就考虑不到更深层次的细节问题。
00
索尔Saul
1月前
今天下午路过一个卖老面馒头的小车,那个喇叭一直在叫卖“老面馒头”这四个字,几秒一次,一直在来回放,声音挺大的,而且他就在我们学校其中一个宿舍区的楼下附近叫卖,可能有的人会觉得他这个叫卖声听着很烦,很扰民。

但如果你是那位卖老面馒头的师傅,你会关掉这个声音吗?或者说,你能因为可能会吵到别人就关掉你的叫卖声吗?

之前听猫叔直播分享时,他讲到一个案例。也是说一个卖钵钵鸡的师傅,一直放着钵钵鸡的叫卖声。同样也可能会影响到别人,那他能停止这个声音吗?

对于这两位师傅,“叫卖声”都是他们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他们停止叫卖了,路过的人就不会被吸引过来了,没有人过来,他们也就没有生意可做了。

所以换个角度去思考,他们是在努力谋生,不是在故意制造噪音。
00
索尔Saul
1月前
今天学到了:

# 如何打通产品与用户之间的通道?

主要是三个方面:

1. 感知

感知,也就是我们常人的本能。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以及感受到的是什么。

往往一个产品映入用户眼帘的那一瞬间,都会给每个人带来不同的感知。像华为的三折叠手机,或者我们常喝的奶茶品牌出了新品。

发布产品的第一步,就是将产品展示给观众看,这个展示就是在调动人们的感知能力,让人们从视觉层面感受一遍产品的价值。

比如一家奶茶店推出新品,我们看到的宣传图或宣传视频往往是品牌想展示给我们看的。让我们在没尝试过的情况下产生「好想要」的效果。这就是抓住了我们的感知能力。

2. 信任

第二个关键点是信任。像华为这个品牌,“华为”这两个字,就蕴含了这个品牌独特的信任力。

以及我们日常喝的奶茶品牌,如果我们在这家店喝过觉得好喝,它再出新品时,我们依旧会优先选择它。但如果是一个不知名品牌,就算做出了一个很好的产品效果图,我们在面临信任问题时可能还是会犹豫,甚至放弃尝试。

3. 收益

第三个关键点是收益。说白了,就是让用户感觉自己占了便宜。常见的手段就是饥饿营销,在最短的时间内给用户一种极大的收益感,让他们觉得很划算,赚翻了,以此促成成交。

像华为和小米的发布会,不管是发售手机还是车型,在发布会现场,往往会给出一个早鸟价或预售价,让你成为第一批付费的用户,让你有收益感的同时也会给你带来一种荣誉感。

就像现在的付费训练营会在加入之后给你一张专属的“喜报”,以感谢你的支持同时给你一种荣誉感;还有当时小米su7 的首批车主是雷军本人亲自交付的,还能握手和合照,这简章赚翻了啊!

所以总结一下,打通产品与用户的三个关键步骤:

在最开始通过感知抓住用户的注意力,让用户产生想要的感觉;然后通过信任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让他们放心;最后通过收益让用户感觉自己占了便宜,最终引导成交。
00
索尔Saul
1月前
我好像明白为什么个人在群体中会丧失理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被情绪和暗示所主导了,这是《乌合之众》里的核心内容,当时看这本书还不太理解观点,现在结合「多元无知效应」来思考后思路就变得清晰了。

我们经常会觉得,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那这些人必然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特别是在我们内心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就会对这种集体智慧投入极大的信任。

但事实证明,人群的很多反应有时候都是错的,因为群体中的成员并不是通过独立思考,也不是根据优质信息来采取行动的,而只是单单基于社会认同原则在做反应,也就是受到了多元无知效应的影响,最后导致群体中的个体智力出现了“退化”。
00
索尔Saul
1月前
社会认同原则的产生有三个关键的条件:
1. 当我们不确定怎么做才最好时(*不确定感*)
2. 当最佳做法的证据来自大量其他人时(*从众*)
3. 当证据来自跟我们类似的人时(*相似性*)

---

影响比较大的一个社会现象就是**自杀模仿**,罪魁祸首是所谓的“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

德国大文豪歌德曾经出了一本小说,叫《少年维特的烦恼》​。该小说轰动一时,但故事以书中的主人公维特自杀而告终。它让歌德名声大震,也在欧洲引发了一阵自杀浪潮。因为影响太过强烈,好几个国家都把这本书列为禁书。

原因是知道别人自杀之后,一大批人觉得自己和这类人有相似之处(年龄、经历、处境、心理等等),就会想:“他们都这么做了,我也可以这么做。”,所以就会认为自杀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于是有些人就争相效仿,随之而来的便是自杀率猛增。

同样还有**犯罪模仿**,一件影响力较大的犯罪事件在一个地区报道之后,同类型的犯罪事件频率也会激增,本质依然是相似性,人们会效仿跟自己类似的其他人,尤其是不确定怎么做才最好时。不确定感,是社会认同原则的左膀右臂。

---

所以社会认同原则其实就是一句话:当面对不确定感时,我们会模仿(从众)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人的做法。

这一句话就对应了上面所阐述的三个关键条件。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