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李继刚
132关注17k被关注38夸夸
公众号: 李继刚
—————————
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置顶
李继刚
5月前
我希望的墓志铭: 这人很纯粹。
213
李继刚
00:47
莫讲道理(人不喜欢),
要讲故事(人就乐意)。
00
李继刚
1天前
私域不是屠宰场,私域是信任场。
10
李继刚
1天前
社会心理学家兼博弈论专家阿纳托尔·拉波波特(Anatol Rapoport)提出的“拉波波特法则”(有时也称为“Rapoport’s rules”),旨在指导我们如何以最礼貌、最具建设性的方式来批评或反驳他人观点。

其核心在于:在开口指出异议之前,先用心置身对方立场,公正地呈现对方论点并表达认同与所获启发,最后才提出不同看法。这样做不仅能让对方更愿意倾听,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沟通摩擦、提升讨论深度。

- 公正重述
先清晰、生动、不偏不倚地把对方的观点复述一遍,以至于对方会心一笑或说:“要是我能这么表达就好了。”

- 列举认同
接着指出你赞同对方哪些看法,尤其是那些尚未被普遍接受的、但你认为合理的部分。

- 表达所学
然后说明你从对方论点中学到了什么新东西,展现你真正倾听并有所收获。

- 提出异议
在完成上述三步后,才可以平和地表达你的分歧或反驳,让批评在信任与共识的基础上展开。

遵循这一法则,可以将批评变成一次互相启发的对话——既保全彼此的尊严,又打开思维的深度裂缝,为更真切、更深入的交流搭建桥梁。

--------------
by ChatGPT o4-mini-high
40
李继刚
1天前
创新:体验提升十倍

效率:价格便宜十倍

这是迫使用户切换的两大利器。
00
李继刚
1天前
邀请码,一方面形成了一种〝稀缺感〞,引导用户形成〝想要看看什么个情况〞的驱动力,另一方面,也可控制下初期产品的流量压力,在受控范围内收集反馈。

本是好事。

但现在怎么感觉味道越来越不对劲了,各个群里满屏的〝求邀请码〞〝分享链接〞〝感谢〞。

突生反感。

这事能不能搞的再优雅一些?
71
李继刚
2天前
今天和四位好友一块线下交流碰撞,初始主题是「AI 时代,人何以自处?」

丁锐在其中提出了两个非常有趣的概念:

1. AI 童工

过去的教育体系,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工业化需要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也要「拖」上足够长的时间,不让「人类童工」涌进就业市场,冲击现有体系。现在 AI 来了,便宜的「AI 童工」来了,这个冲击波,如何应对?

2. AI 狼孩

1800 年在法国阿韦隆森林中被发现的野孩子——维克多(Victor of Aveyron)。他被狼群抚养多年,几乎没有任何语言能力,也没有学会人类的社会规范。

现在 AI 来了,孩子每天和大模型对话的时间越来越久,会不会出现「AI 狼孩」?他们有「语言能力」,但缺少了什么?

后面计划每月定一初始主题,邀请四五位朋友线下交流讨论,有机会的话,把讨论内容整理成文再发出来。
64
李继刚
2天前
给自己找一个足够难足够感兴趣的〝问题〞,三五年时间,盯着它思考,一切实践都是为了破解它。

它就是成长的灵丹妙药。
56
李继刚
3天前
画张图,送给被各种声音搞得自我怀疑的同学。

有人说好,有人说差,听哪边的?其实不应比较两边声音大小,而要看声音是从谁那说出来的。

你真正要听的,是你的目标用户的声音,别被其它声音带跑偏了。非目标用户的声音皆为干扰。

图为ChatGPT所画,Prompt如下:

创作一张图片 素描简洁风格,一个大圆,右小角区域有个实心小圆。 小圆有个注释线,文案:目标用户的“Yes”。大圆左上角的空白区域,有个注释线,文案:其它用户的“No”。
26
李继刚
3天前
重读一些纸书时,读到几年前自己在书上记的一些观点和想法,非常有趣:

我好像同时和作者,「几年前的我」,三个人一块在交流讨论。

读书,多写多记,就当是与将来的自己PK 观点。
20
李继刚
3天前
思考即提问,提问即主动思考。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