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学术圈!·关于金融博士】
籍此回顾一下我的申请征程,并对金融博士(Finance Ph.D.)这个鲜少人了解的学位稍作介绍。
(长文预警⚠️)
🌟第一部分:关于业界和学界
金融,或者说金融学,是几乎所有人都听过的学科专业,甚至几乎每个人的社交圈总都会有几位学习金融学的朋友。
与这种极为普世的知名度形成反差的是,很多人其实不清楚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区别,甚至主观地认为学经济学和金融学是一回事。从就业来说,这种想法到也没有太大问题,很多学习经济学的同学最后的确也去了金融的传统就业场景,但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说,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类极为重要的子课题,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同时也是金融学理论的基础。学经济的不一定会学金融,但学金融的几乎一定会学一些经济。不同于更为兼容并包的经济学专业,金融学关注的问题往往是资产如何确定价格,公司如何分配资本,金融中介如何制定规则等等。
关于金融学的学位,如果你稍作回想,会发现几乎所有学习金融学的朋友都是本科或者硕士学位,尤其是留学生。这既是因为金融博士本身的名额极少,也是因为金融业界和学界之间所需技能的巨大差别。北美的金融博士设置在大学的商学院,每一年每所大学招收2-4名新生。由于美国普遍的多元化要求,这2-4个名额中往往只有1-2个亚裔的名额。这个现状导致金融从业者是不可能大规模地获得金融博士学位的。而事实上,金融业本身的确也并不需要金融博士学位的技能水平,甚至金融博士学位的获得者绝大部分并不以金融业界为主要就业目标。
作为对比,同样是热门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就业市场仍然竞争激烈,本科或者硕士就业的学生面临着来自博士们降维打击的就业压力。这与计算机和泛计算机领域(电子工程,软件工程,等等)较大的博士生供应量有关。当然,这也是因为计算机业界和学界所需技能的重合度比金融更高,博士生的技能被企业所需要,企业能提供足量与博士生科研场景类似的工作场景。
金融学业界需要的技能根据工种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有重视社交软实力的领域比如投行,也有强调数理计算机能力的领域比如量化。但无论哪一种细分的工作场合,如果我们能看到金融业界作为服务业的本质,我们就可以理解学界所需要的能力与业界的差别。
金融学业界和学界的显著区别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它的好处在于将不同志向的人更早地进行区分,如果你喜欢业界,那么你不需要憋一个博士学位出来;如果你喜欢学界,那么你就走好你的独木桥。而它的坏处就在于你需要很清楚自己的想法,因为进入业界和进入学界的所需要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互斥的。同样,你可以对比学界业界紧密结合的计算机专业,会看到恰好相反的优势和劣势。
金融学博士的申请可谓是孤注一掷的,不仅博士名额的稀缺,由于申请时间与美国金融业招聘时间线重合,你几乎也很难在业界找到退路。同样由于博士名额的稀缺,你的竞争对手往往有过度饱和的简历。很常见的配置是硕士再加两年全职研究助理的经历,近些年来甚至连博士学位持有者也并不鲜见,在我的申请中见到了两位博士三年级转学的申请者,而我在MIT的金融教授们大部分都拥有双博士学位(是完整的10年双博士经历)。
这样就不难理解我的一位来自捷克的博士朋友在问了我的年龄后说道,“you lucky m***f*cker!”
🌟第二部分:关于金融博士
金融学术界无可争议的中心在美国,这个事实其实会让热爱祖国的自己有些无奈,但无论是从学科的奠基者,当代的主流学者,顶级期刊的滥觞,还是顶级论文的发表量来说,美国都无可置疑地站在独一份的重要位置上。除此之外的多个次级中心才是欧洲,加拿大,新加坡,和中国。
学术中心地位听着光鲜,但它给可怜的小周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博士申请绝对的难度。美国的金融学术top30学校几乎就是世界的top30,而这30所学校每年总共招收的金融博士大概也就是100个人,划分给亚裔的名额就是大概30-40个人,这其中还有大量的美国亚裔,给中国人的位置就更少了。
所以,基本上有志于top30的童鞋们的申请策略都高度相似,那就是全部申请(然后看哪所学校眼瞎 划掉),多多益善。30所学校的申请工作量几乎是一个人能处理的上限,也是推荐信比较得体的数量(当然小周非常不要脸的让核心的推荐人们写了二十多份推荐信)。但这种相似的申请策略也让金融博士的申请成为近似完美的竞争市场。
金融博士的核心课程和经济博士非常类似,都是在高微,高宏,高级计量的基础上补充专题课,金融自己的核心课还有公司金融和资产定价。毕业后,金融博士并不以进入金融业界为目标,主要追求进入学界。事实上,如果希望进入金融业界,读到金融硕士就够了,而较少的只招收博士的金融岗位也有数量更多的理工科博士的路子可走。
🌟关于我的申请
由于金融和经济博士申请者的标准配置往往是本科+硕士+2年全职研究助理(总共8年)。而小周本科读物理,金融专业内正经经验只有2年,所以在近乎完美竞争市场的金融博士申请战役之中,小周只能尽量发挥已有的优势来弥补时间上的差距。
小周基本的条件是,上海交大的物理本科,MIT的金融硕士学位;在课程上,物理学本科给了我足够的数学课,在MIT期间修了金融和计算机的课,以及很重要的是在MIT和哈佛上的五门PhD核心课程(和MIT及Harvard经济金融博士一起上课还蛮有趣的)。此外,你还需要科研经历,小周在这一点上就比较薄弱,虽然总共有六段科研经历,但真正与金融相关的只有包括MIT毕业设计在内的两段,更不用提有什么成熟的学术品位了。
在业界的实习经历对于金融博士的申请是毫无用处的,其地位和课外兴趣活动差不多。我的四段实习经历和我的诸多兴趣爱好挤在简历末尾的角落里。
申请期间,其实自己最大的纠结在于,要不要再花两年去做全职研究助理,从而有一个更接近8年的经验,然后去冲刺芝加哥沃顿之类的。但最终自己还是觉得,算啦,人生何其短暂,尽快去做热爱的事吧。
至于申请季的经历,其实就是不断等待和面试的过程。小周躺在加州朋友的家里躺了三个月,像一颗等待变质的土豆,忐忑不安地在加州明媚的气候里等着发芽。
还没拿到offer的时候,有一次和朋友傍晚去吃晚饭回来,在路上小周郁郁寡欢,开着失学当流浪汉的玩笑,朋友轻松地说“你现在就像一个那啥....花骨朵,等着...boom一下!”
🌟写在最后
没想到最终写了这么长的一篇分享,其实很多内容也是我目前结合自身经历的主观感受,如果即友们有不同的见解也欢迎和我讨论。总体来说,走金融学术无疑是放弃了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业界的机会,所以在MIT期间小周事实上做着和大部分同学不同的事(同学大多在做实习,而小周在做科研),这种经历偶尔有些孤独,但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大多时候感觉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