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个逻辑 #AIGC #创造 #品牌策略 #产品策略
我们说到某领域中的大师,是以一个具备了真人形象的符号来呈现的,尤其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传输效率的提升,处于世界底层的那个,基于语言象征网络的信息交换效率也大幅提升。大师代表着一种权威,这种权威存在的意义在于,它将成为所在领域名词释义的直接关联项。
例如我们说到建筑领域,去了解建筑的语言含义时,我们大部分人是优先通过人格化形象去理解的,我们会关注柯布西耶,高迪或是安藤忠雄(在我们婴儿镜像时期开始建立起的习惯,需要站在他者的角度认知自我)而对名词则须要其核心主体产生视角,这些主体大多时候不是「我」,而是带入到「大师的视角」去理解,只有这样,我们大概才会有更多意愿去产生足够兴趣。通过了解大师的生平,经验及思考,我们开始对这个领域产生认知,所以说,大师作为领域的代理或是主体视角被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在一些新兴的领域,我们是优先理解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才会去理解他所处的领域,在音乐领域尤甚。
有趣的是,也正是由于信息传输效率的提升和信息量的增加,速食化信仰及信息喂养的现象开始产生,多元化是从宏观上看产生的,而微观个体则在多元化脉络中,选择了一条特定的道路,随着单一一种领域的分化效率极速提高(例如 House 音乐在几年时间被分化为 Tech House, Deep House, Acid House.....等等子类型),以及社会结构逐步异化,特定的、直接、随性且感性的选择成为原始的单核权威性逐步瓦解的加速剂,多核多中心的权威结构被确立,这种结构用德勒兹的根茎理论来解释再合适不过了(后现代性的结构已经不是现代性中那种树状分裂结构,而是有机体粘合和寄生的结构),因为这种异化、部落化的速率加强,大师的权威力量被瓜分,传统的权威结构被逐步替代。
部落化、异化的力量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当知识的有机化逐步完成(因为知识传输效率的提升,单位时间内人们能够学习的知识量及知识面被极大拓宽,单种类知识包裹其他种类知识逐渐稀松平常),人们所能掌握的技能也逐步被扩展(一些新兴技术例如 AIGC 更是加强了这种扩展),多潜能型人才数量将会越来越多,满足这些人的需要,将成为生产工具甚至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人们同时会注意到,因为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解放,普通人也能通过音乐、文章、视频等等内容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相较于现代性那种具象化确定性的盲从更加能体现自我实现带来的快乐和满足,理性与感性的交织从此也变得更加紧密。
因此,行业平权的脚步越来越快,例如在音乐生产领域,原来大几十万的压缩器,现在只需要几十美元就能买到同样效果的数字版,原来需要乐团帮助演奏,录音师帮忙录音的情况,现在只需要购买一些音色软件及几千元的录音设备即可以实现音乐制作,而一些媒介平台输出的课程及教学视频,也让专业的事人人都可以做,致使越来越多人因为单纯的个性化喜好便可以轻松制作出高质量的音乐。这也是为什么在往后一段时间里,因为内容创新逐步的饱和,也许媒介格式的创新也将回归,更丰富的感官体验被人们所期待。
而大师权威性的重要性,将会分化为单个有机组织(可以是一个产品,一个品牌,或是一个个体)内部权威性的逐步建构,对于这些有机的结构,权威性的塑造和重要性不变,而在外部,可以看到有机体之间对于权威性的相互耗损,博弈及消解。简而言之,权威性对社会中的个人,不再那么权威,一个人可以相信多重权威,也可以完全排斥任何权威,也可以和以前一样,只相信某领域某一种权威。但社会中的有机组织,它的目的就是塑造权威性,没有权威性就没有受到关注的可能,因此响声要大,力量要强。就形成了大家都在强调权威,大家的权威也开始逐渐耗损消散的现象,而大师则是作为这种现象的一个信标,任由其权威性操作和把控(大师被作为一种工具,被运作、消费、被泛化和概念化,最后偶像化,成为人们定义自身主体性的素材,被模仿、爱慕、被反对、被厌弃或是被遗忘)。
就是如此魔性……
Inspired by Zizek, Lacan, Deleuze, Baudrill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