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曾有无数预言指向「纸质书将死」,但是随着数字化更趋极致,纸质书的魅力反而有了不同的展现形式。你为什么还会阅读纸质书呢?

2207人正在讨论,2.2万人浏览

相关圈子

读书会

100万+名读书人在这里交流读书心得

喜欢逛书店

2.4万名即友已加入

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10万名即友思考后认为自己的想法一定对

浴室沉思

100万+名阿基米德正在沉思

有什么好东西值得买

100万+名很会买的即友正在分享好东西🛒✨

动态

  • 晴岚
    1月前
    📖阿德勒心理学:人生苦恼来源三种束缚:
    第一个来自过去
    第二个来自人际关系
    第三个来自未来

    减负人生,重获自由的一个方法:
    ✏️【课题分离】

    ①思考这是谁的课题,冷静划清界限
    ②丢开别人的课题不要干涉
    ③不要让别人干涉你的课题

    ⚠️要注意
    ①斩断认可欲求
    ②警惕逃避自己课题的人生谎言
    ③不寻求“回报思想”
    ④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⑤人际关系王牌其实在自己手上

    ——《被讨厌的勇气》
    如果你对人生迷茫,正在探索自我,力荐这本书。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17
  • 金金今天也很棒
    1月前
    暴风吸入式读完了My Dark Vanessa。这是一部后Metoo时期的洛丽塔故事。
    15岁的少女,42岁的男教师。
    他说她的头发是枫叶的颜色。他说,你不蠢,你是特殊的。
    她的人生被这段畸恋改变。
    往后的17年,她从一个黑洞被吸入另一个黑洞。试图逃脱,又反复坠落。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10
  • 牛同学
    21天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阅读或者说信息输入是整个知识管理的一小部分,但却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舒服不是目的,高效是核心。最近优化了下知识管理的工作流,加入flomo用作灵感和碎片输入的快速记录。
    00
  • 萤火虫summer
    1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一个人对于肉的执念
    40
  • 谷旸
    25天前
    10
  • K-fine
    13天前
    00
  • aoula
    24天前
    地坛书市首日‼️
    虽然下着小兩,但是来的人还是很多。
    国图和其他几家书店的旧书量不算少,可以慢慢的挑选了

    #二手书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2
  • 卡啾飒_阶前梧叶版
    7天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人们谈论的内容毫不费劲的从“web3 是未来”切换到“我将向你解释为什么 AI 会取代你”。根据新闻里的流行趋势,曾以谈论自动驾驶汽车知名的人会在接下来一周谈起超导体。

    在数字时代我们把这些人称之为内容创作者。内容是一个绝对抽象的概念,它剥夺了关于对象的所有具体内容,剥夺了所有意义。

    人们不再是作家音乐家或电影制作人,他们就是内容创作者。内容与质量无关,也与创作无关,它关乎的是交付和管理观众注意力。与此同时我们似乎失去了对特定主题展开严肃讨论的能力。

    骗术转移的时代

    00
  • 陈理查
    16天前
    以前我会觉得什么都全要拥有,手机要买顶配,功能我要最全,信息我要知道最新。但其实在信息过载的这个时代,我们很需要取舍的能力。凡事有取舍,得失坦然,我其实不需要转载那么多,有时候,我的身体我的灵魂,空一半,多好。#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0
  • greenrose
    22天前
    00
  • 卡啾飒_阶前梧叶版
    27天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人们在屏幕上阅读时,并不能像阅读实体书那样理解所阅读的内容。

    最明显的例子是,许多学生在考试前翻看的是纸质资料还是电子资料,会对他们的测验结果产生影响——测试前阅读纸质材料,考试成绩会更高。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也都认为,纸质书阅读比电子书阅读更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和记忆。

    研究人员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或许和纸张的物理特性有关。对于纸张来说,有触觉和不同页面的视觉信息,人们可以将自己所读内容的记忆与该内容在书中的哪一页,以及页面上的哪个位置联系起来。

    回想一下,你考试的时候会不会回忆起某个知识点在纸质书页中的位置?

    ‍‍‍

    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威林汉姆 (Daniel Willingham) 表示:“当你阅读一篇叙述性文章时,事件的顺序很重要,了解你阅读的这一页在书中的位置有助于构建叙述时间线。”虽然电子阅读器正试图通过百分比或距离结束的时间长度来告诉你此时的阅读位置,但似乎并不具有与传统书籍相同的叙事导向效果,有声读物也是。

    听书效果差?知识不过脑?科学家做了个实验......

    00
  • Cato
    3月前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提醒我们:当一个人年老躺在病床上时,才会明白,我们最大的依靠并不是老伴,也不是子女,而是自己!
    #三本书回顾上半年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2
  • 衡晓晓
    2月前
    重新整理书架
    随手翻开这本书
    自打把紧系在心的许多事都一把扔开后
    这本书具体在哪家书店
    哪一年入的就没什么印象了
    当然
    最有可能是在亚马逊、京东、当当上买的
    毕竟这些渠道的书价对我这种爱囤书的人来说
    如同白菜价

    我知道买这本书是因为林夕给王菲写过很多歌词
    后来因缘际会了解到王菲也是月双
    一度把梁伟文和前BBDO的梁伟丰弄混
    信手翻到全书最后一个章节
    读了两篇
    一篇提到一行禅师《你可以不怕死》
    一篇提到《西藏生死书》

    怎么说呢
    这种感觉就好像时空门的穿越
    多年前选择的一本书
    没有看过最后这一章节
    但书中写到的一行禅师和《西藏生死书》
    真在我最艰难的人生困境时期出现在我身边
    一行禅师的书带给我震撼
    《西藏生死书》边读边落泪

    对着这本书
    只有一句感慨

    来到生命里的
    没有偶然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三本书回顾上半年
    01
  • Hyggebukser
    3月前
    🔖“请让这本书漂流出去吧”

    在回广州的高铁上遇到了这本书
    还有一张手写的留言条
    谢谢留下这本书的人
    让我的这段旅程变得有趣

    /下次翻阅这本书的人会是谁呢?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0
  • 八分饱kk
    3月前
    〈对一切臣服,在炎炎夏日用阅读遇见未知的自己〉
    这两本书我是一起看的,颠覆了我过往的某些思维,有点打通任督二脉。

    1️⃣先说说《臣服实验》。
    这是作者的一本回忆录,而全书的所有人生故事都在贯彻复述这个观点:臣服、臣服、臣服。
    总结起来,看似只有一句话,但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也让我有了一个生活原则:事情来了就应对,向生命臣服。如果它真的要给我考验,那我就看看宇宙要教会我什么。顺势而为,相信一切自有最好的安排。

    2️⃣再来说说《遇见未知的自己》。本书以一名都市女性和一位智者的多次对话解开关于自我探索的问题。
    除了我过往就了解过的链接身体、自我投射、大脑骗局等常见的心理学知识,我新了解到的观点是“胜呔”。大意是指,我们遭遇挫折、遇到情绪问题往往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因为我们每想一次都在喂养情绪越来越大,也就是在为其注入胜呔。
    凡是抗拒的,便是赋予了更多能量,它也会持续更久。
    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当一个旁观者察觉自己的情绪、行为、反应,而写作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这也就跟《臣服实验》联系起来了,对抗没有用,臣服有用。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0
  • Hyggebukser
    3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一本随手翻开的书,简短的几行摘录,可以带给我平静的感觉。许多年后,当我回忆起这个下雨天,回忆起自己曾是一位普通的书店店员,我会嘴角微微上扬。这一切也没什么了不起。我的生活也不需要了不起。
    00
  • 浩浩风起波
    3月前
    00
  • 贝壳手记
    4月前
    爱看书的人和不爱看书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0
  • 顾青山环抱
    4月前
    《消费社会》: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OBJETS)[插图]的包围。根据不断上升的统计曲线显示,从复杂的家庭组织和数十个技术奴隶,一直到“城市动产”,从通讯的整个物质机器和职业活动,一直到广告中庆祝物的常见景观,从大众传媒和未成年人崇尚的隐隐约约具有强制性的小玩意中所获得的数百万个日常信息,一直到围困我们睡梦的夜物所提供的心理剧,他们的日常交易不再是同类之间的交易,而是接受、控制财富与信息。毫无疑问,“环境”、“氛围”的概念之所以变得如此时髦,只是因为我们在其他人周围,在他们出现的时候,在他们的谈话中,实际上生活得还不够;只是因为那些从属的、引起幻觉的物带着无声的目光老生常谈,总是向我们重复着我们自己的惊人力量、潜在的富有和相互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0
  • 卡啾飒_阶前梧叶版
    4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预感和上份工作一样会很多看闲书时间 (or 工作不了多久又回到更多时间看闲书的状态)

    就…一个清空🛒的618基本操作给到 😪
    00
  • 卡啾飒_阶前梧叶版
    4月前
    徐贲《人文的互联网:数码时代的读写与知识》已经回答了#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总体而言就是电子阅读让人更不耐烦(无论干眼症,还是注意力,还是做笔记的意愿)

    但我觉得因此更严重的是…
    标化考试全面推广机考很可能影响成绩不如纸笔考试。
    00
  • 卡啾飒_阶前梧叶版
    4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英国作家汤姆·摩尔也认为专注力需要用钱去获得,他在《唯有书籍》一书中说:“注意力涣散如今就是我们日常的精神状态。所有在线内容生产者都知道他们需要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只要短暂的吸引即可:只要我们点进网页,增加他们的使用统计数据就够了。在网络中,我们踏入了略读、跳过、速览和链接的领域。而严肃读物一直以来所要求的那种持续而集中的注意力,似乎越来越难做到。在未来,脱离数字媒介可能是种奢侈。特权阶级才能够关闭邮件和社交媒体的通知,而低层阶级将被零工经济绑定在智能手机上……持续的纸质阅读将成为一种特权,富裕的家长会花钱让孩子接受这方面的培训。”

    注意力集中会成为富人的特权吗?

    00
  • 阿媛ayuan
    5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看了一篇和菜头的文章(纸质书赢了mp.weixin.qq.com),好像又增加了一些来自nature的科学解释:

    1、从身体机制上,深长呼吸能够降低人体在阅读理解时的负荷;

    2、智能手机阅读会抑制人体自主深长呼吸,纸质书阅读则不会。

    因此阅读纸质书确实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内容,也是一种更禅静的体验~
    03
  • 直树桑
    5月前
    大家好,这里是直树桑,来即刻有段时间了,对即刻十分喜欢。在这里看到很多优秀的朋友和很多鲜活的人类,经常会受到启发和触动,感谢各位。

    在这两年的很多时候,即刻是我创作开始的地方,因此也确实发了不少内容,为了让新老朋友能快速找到对应内容,我制作了这个整合顶置贴:

    0.2023年的flag:m.okjike.com

    1.运气好的处女作与第一篇百万爆文:mp.weixin.qq.com

    2.第一本书:mp.weixin.qq.com

    3.第一个播客:m.okjike.com

    4.第一次养的猫雪球和徒手洗猫经历:m.okjike.com

    5.第一次养的狗子noodle和我的遛狗daily:m.okjike.com

    6.我的墨水屏测评合集:m.okjike.com

    7.我对电子书和纸质书的态度#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m.okjike.com

    8.最喜欢的歌手和我写的总结文:www.leonardcohenchina.com

    9.自我观察总结:m.okjike.com

    10.我的阅读片段总结:m.okjike.com

    11.我的一些想法合集:m.okjike.com

    12.探索过的书店合集:m.okjike.com

    13.我的旅行观察合集:m.okjike.com

    14.我的 AHAmoments:m.okjike.com

    15.我的CS(Couchsurfing)故事总结:m.okjike.com

    16.我的井盖&井盖画观察总结:m.okjike.com

    17.待加入:咖啡店、探食记录等
    60
  • 创客侠
    5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我个人而言
    1.看纸质书比看手机更有记忆。
    2.纸质书更有仪式感,一杯咖啡一本书,一束阳光,足矣~这会是一段很美好的瞬间……
    3.有时候越传统越让人觉得有意义,这大概是对童年的回忆吧……
    4.保护眼睛很有必要。
    41
  • 无所不能的YY
    5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又下单了三本书

    纸质书太多好处了
    public拿着可以装下呀
    然后可以用圆珠笔乱写乱画,复古感爆棚
    还有触摸感啧啧,这和线下面基的真实感是一样哒😃💋💋💋
    00
  • 萧墨
    5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世界读书日》推荐图书

    笑阳的《另眼人文》系列,可以非常好的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机制,除了历史篇之外,还有心理学和社会学。

    莫言,李诞,今何在的这三本,是脑洞故事集锦,可以激发你的想象力,也可以告诉你,世界不只有一种解读方式。奇奇怪怪的故事,也会让你开心一下。

    易中天的《中国智慧》运用很多典故来告诉你,中国文化和智慧的底蕴来源是哪里。文化自信不能只看表象吹捧,底层的逻辑也要掌握和了解。
    10
  • Sherrybiubiu
    5月前
    20
  • Konstantine
    5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三本书回顾上半年

    世界读书日

    一年一度的反省时刻,年初读书的进度总是很慢...
    00
  • 廖木空青
    6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人的大脑在阅读纸质书时激活的区域,和阅读手机上的虚拟书时激活的区域,两者是不同的。我们在手机上越来越追求碎片感,而在纸质书上追求的是沉浸式体验。
    00
  • 卡啾飒_阶前梧叶版
    6月前
    🤣🤣
    纸书控对第一个表示⑩分狗同👌🏻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30
  • 卡啾飒_阶前梧叶版
    5月前
    yep 只有纸质阅读的时候才逃离了天罗地网… 无屏的片刻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管他什么黑科技bigger不bigger,被资本家营销洗脑的奴隶罢了~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0
  • 闲人王大美
    6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看了少年的三联少年刊《少年》,真是好看啊!
    斯内普和莉莉,都给我看哭了[流泪]
    我一直希望有一些读物或者输出者,可以和少年们大大方方,坦坦荡荡地聊聊爱情,三联做到了[强]
    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在少年时期,学习如何去爱,在我看来比学习如何去刷题要紧的多。
    推荐👇
    00
  • 耶律戒糖
    6月前
    50
  • 罗恩不吐鼻涕虫
    6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在家里打一面书架墙,摆满书会让我愉悦轻松。
    人是需要一些无意义的快乐的。
    00
  • 卡啾飒_阶前梧叶版
    6月前
    有一种人,随时都身处图书市集
    靠在床头直视前方的后宫作者们娇嗔/咆哮:“今天还没翻我牌子/找洒家来耍呢”

    尽力🤡下次一定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如果看书也有蓝色小药丸
    00
  • 卡啾飒_阶前梧叶版
    6月前
    刷到了金融时报的这篇文
    好像也解释了#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数字媒介的总是难以有安全感
    下载过的音乐可以突然失效
    很熟悉的网友可以瞬间注销
    00
  • 胖胖待出山
    7月前
    春天在圆明园沉浸式阅读《国宝沉浮》一书,博物馆、文物考古爱好者不容错过的普及读本,揭秘国家宝藏背后的传奇历史。

    以下为《大胆破冰,圆明园兽首回归》一章的摘录:

    参加抢劫圆明园的英国军官为炫耀他的经历,写有《中国詹姆》一书,书中记载:

    “在那里遇到的第一件事,便是一支荷枪的法国兵正护送着一辆骡车由门内走出,车上装满了我们称为马蹄金的金锭。”“我更找到一个奇形镶金丝的花盆,在金丝之间,更用白色珊瑚琢成的文字,盆中充满泥土,在泥土中栽着一株约一寸的黄金树。”……

    英法联军到底抢走多少文物,谁也无法统计。仅在圆明园被毁的第二年(1861年),就有上千件圆明园珍宝在法国巴黎大酒店被拍卖,成为欧洲贵族、古董商、收藏家角逐的对象。1863年,拿破仑三世为保存法军上贡给他的上千件圆明园文物,又在他的枫丹白露古堡中建造了中国馆,保存那些“战利品”。

    1998年作者曾到法国枫丹白露宫参观,了解那里保存圆明园文物的情况。

    古堡的“中国宫”并不高大,色彩、风格都极为浪漫。在古堡展厅内拥挤地摆满了圆明园文物。从高大的龙椅、屏风、紫檀橱柜,到精巧的碧玉插屏、印章,琳琅满目。青铜器、瓷器都是明清几代皇宫旧藏。连头顶上的天花板,也裱糊了几大张色彩艳丽的水陆画,看着头顶上双手合十的佛祖、跏跃而坐的观音,让人苦笑不得。

    1980年10月18日,以宋庆龄为首的1583名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联名发出了《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得到了海内外的热烈响应,圆明园真正的规范化、长期化保护工作正式开始。以后的几十年中,不仅遗址得到保护、文物建筑得到修缮,山型水系不断恢复,还开展了多年的考古发掘和清理工作,清理出历史原状。

    2007年,何鸿燊先生又出巨资从香港苏富比公司买下马首,2019年11月13日,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了圆明园马首捐赠仪式。何先生将马首捐给国家,并送回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展出。马首算是第一个真正“回家”的圆明园兽首!

    #圆明园#共读打卡#解锁新的阅读场景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1
  • Aaron_kkk
    7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现在的纸质书 和 电子书的区别,就很像switch的卡带版和电子版,卡带版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你同时拥有了内容和介质,你可以真实地有拥有感。拥有那本书,那个卡带,并且可以把他借给朋友,甚至卖给陌生人,你拥有了这份知识或者游戏的全部产权,而不只是有使用权。
    00
  • 卡啾飒_阶前梧叶版
    7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辣手摧书,回头翻着荧光笔痕迹,会有时间化零为整且点的是一叠钞票💵的感觉…

    可能只有不惜书的狂野派读者才会有同感吧~
    00
  • 山中野橘子
    7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地铁上只有我拿着纸质书在看。唐诺的《阅读的故事》真的太好看了!
    121
  • 普雷尔YZ
    7月前
    《三体》原著终于看完了第二部黑暗森林,感慨良多。

    之前我一直有个疑问,封面上这个“女性”形象是谁,我是带着这个疑问看第二部的。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庄颜。后来我想会不会是智子,因为大刘借一个路人角色说:“智子”很像一个日本女性的名字,我以为是个伏笔。之后,我又觉得可能是地球,身处在黑暗森林之中。最后,当丁仪用“她”指代规律,我这才意识到,她就是黑暗森林法则,是宇宙社会的终极规律,因为“黑暗是生命和文明之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0
  • 螺旋_aHjx
    7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个人见解:
    只要人类种族的存亡没有收到威胁,我们就永远需要阅读。
    其次在愈加无所不能的虚拟网络里看单调的文字,会让我感觉浪费,实时交互是我上网的目的。
    假如赛博朋克时代真的来临,人类可以获得喘息的事物中一定会包括纸质书––作者思想的宣泄,或读者打发时间的产品。
    00
  • 卡啾飒_阶前梧叶版
    7月前
    有时候已经下单但预售的书会回头戳进去看一眼销量。如果有2位数以上的人买,就觉得还挺…欣慰的(?
    突然有了某种联结。
    类似于等地铁戴着🎧看到另一个戴🎧的
    发完读书/健身动态,发现另一个人主页也是读书健身动态。
    到底还是只关注和自己类似的人

    #孕妇效应#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0
  • 花生企鹅的读书日记
    7月前
    📚Book1:《长日将尽》【英】石黑一雄
    《长日将尽》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1989年获布克奖的作品,也是石黑一雄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以管家史蒂文斯的回忆展开,讲述了自己为达林顿勋爵服务的三十余年时光里的种种经历。

    💡肯顿小姐,请别把我此刻不肯马上上楼去为家父送终看作不近人情之举。您知道,我相信家父也会希望我现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你能陪我等一会吗,史蒂文斯先生?公共汽车只要几分钟就会到了。

    这是我看石黑一雄的第二本书。仍旧充满了浓郁的细腻情感,像丝线把主线完全串起。我想,如说📚克拉拉与太阳主要涉及机器人情感,那么长日将尽则把浓油赤酱充斥到底,在阅读这本书的空间里,能感受到浓油赤酱的香气,浓郁但不过分,但压根无处可寻来源在何处。
    全文不提感情,但句句感情,极其隐忍且自欺。个人的命运、时代的和平与战乱、阶级的差异也在主人公史蒂文斯的回忆中相互交织。
    怀抱理想主义,决心做史上顶级管家的史蒂文斯,充满了职业抱负与理想坚定程度。但在这条路上,他如苦行僧一般,世间万物都要为伯爵让路。于他来说,主人的态度、想法大于天,万物不可挡道。

    译者冯涛翻译简洁灵动,一位英国管家活灵活现在脑海中,甚至能在字里行间看到其嘴皮翻涌、不知停歇、心地善良。

    初读,认为行文啰嗦不讲重点,慢慢沉浸其中,仿佛老友叙述。读完不得不放空一整天,为石黑一雄拍案叫绝。
    作为唐顿庄园的剧迷,很难不被此书打动。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0
  • 图南_T4CG
    8月前
    真的太爱这个大小的软皮书了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30
  • 卡啾飒_阶前梧叶版
    8月前
    📝《极致阅读手册》
    儿童习惯了画面转换频繁刺激性强的短视频,就再也没耐心回到需要长时间专注的读书上了,词汇能力停滞不前

    有可口方便的垃圾食品,谁要吃健身餐呢🦆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00
  • 季火亮
    8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大晚上断网看书 运行良好 掉进去了

    情绪状况:
    吐着泡泡冒出湖面 撇掉身上的浮叶和水藻 呼吸
    00
  • 卡啾飒_阶前梧叶版
    8月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读书就是读书,不是几秒就切换一帧的爽感视频,也不是热热闹闹把注意力放在对方反馈的即时社交。

    读书人,够持久,够男人🐶
    洗洗碎了🌙
    00